希區考克(Alfred Hitchcock)1954年執導的驚悚偵探推理電影《後窗》(Rear Window)中,一位專業攝影記者出了意外,不得不在家休養。百般無聊中,開始從後窗觀察鄰居的一舉一動。
他無意中發現,一名男子涉嫌殺害妻子。那種懷疑,與日俱增,卻苦於腿打石膏,無法自由行動,只好告訴女友和女看護,希望他們幫忙尋找證據。
女看護史黛拉講了一句有名又經典的話:「我們都在比賽當偷窺狂(peeping Toms;直譯是「偷窺的湯姆」,有它的典故)。」
那是半個多世紀前的電影。當時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還屬科幻小說裡面的想像。
網路時代卻把我們內心那個「愛偷窺的湯姆」堂而皇之給叫了出來,也靠我們的「窺淫癖」(voyeurism)而欣欣向榮。原來,我們不但天生喜歡侵犯別人的隱私,也忍不住願意拿自己的隱私去交換那種樂趣。難怪有人說:「我知道你的所有事情,你也可以找到我所有的事情。真實的世界中,我們是陌生人。網路上,卻逃不了彼此互窺的眼光。」
滿足集體偷窺欲的網站已經不少,最近更有一個網站「變本加厲」,切進這個空間,提供更強有力的工具,好讓每個人「一次購足」,在一張網頁便能看到所有「朋友」在各個網站忙些什麼。FriendFeed(http://friendfeed.com/)之所以特別,是因為創辦人來頭不小,未演先轟動,還沒創立,《紐約時報》就提前報導。
這座網站的四位創辦人都是來自Google的軟體設計師。創站的原始構想是布瑞特‧泰勒(Bret Taylor)和吉姆‧諾里斯(Jim Norris)提出的。兩人都有史丹福大學的電腦科學學位,進入Google當程式設計師,打造出Google Maps。他們今(2007)年離開Google,創立一家公司,專門研究資料儲存技術,但幾個月前改弦易轍,並且找上Gmail軟體的原始設計團隊成員保羅‧布赫特(Paul Buchheit)和桑吉夫‧辛哈(Sanjeev Singh)。辛哈也擁有史丹福大學的電腦科學學位。
布赫特則獲有凱斯西儲大學(
FriendFeed還在測試階段,預定(2007年)11月以後對所有的人開放。FriendFeed幫助你追蹤朋友和家人在許多交友網站、部落格發布工具、相片上傳網站的活動。它有點像是「整合器」,居高臨下,坐在熱門網站的上頭,盯著你的朋友和家人正在做的事,馬上向你回報。你只要在這座網站,把想要追蹤的人抓進來,便有一張個人化的專屬頁面。那些人在網路上正在做的事無所遁形;不過,那也是他們自己在FriendFeed網站上,選擇被人看到的活動。
利用它的服務,可以很容易追蹤朋友和家人在網路上瀏覽哪些網頁、下載哪些影片、聆聽哪些音樂、欣賞哪些照片、抒發什麼心情感想。比方說,如果你的朋友把YouTube的一支影片選進「我的最愛」、閱讀Google Reader的某個報導、喜歡Digg的一則新聞,你從FriendFeed網頁都會立即知道,而且有個小圖或文字連結,直接連到那裡去。
你能在自己的FriendFeed專屬網頁上,清清楚楚看到你認識的人覺得什麼東西有意思。他們正在享受的「樂子」,也許你也躍躍欲試,想要嘗試。他們在各網站上的所有活動,就集中在你的一張網頁上。你不必四處搜尋。FriendFeed的服務,讓你感覺和朋友清單上的人更貼近,不管他們在地球上的哪個角落。
同樣的,如果你願意和別人分享你在網路上的「發現」和活動,只要將自己在某些網站的「網路瀏覽史」公開便行。你的「饋送」(feeds;他們是這麼說的),會出現在FriendFeed的首頁,任何人都看得到,也能把你加進朋友清單。另外,你可以將這個「饋送」內嵌到自己的網頁或部落格。
為什麼要讓人家知道你在做什麼事?FriendFeed介紹本公司的網頁說,FriendFeed把你已經在使用的所有網站,交友功能加以提升,讓你的朋友「發現」你「發現」了什麼,並且對它們發表評論和一起分享。
FriendFeed目前支援二十來座網站的活動紀錄;你在哪些網站的活動要讓人知道,由你自選。別人可以針對你的活動,張貼評論或回應。如果你不想驚動太多人,只讓某些人看到你的網路瀏覽紀錄,那麼可以採用「訂閱」的方式,選擇允許哪些人「偷窺」你。
創辦人之一的布瑞特‧泰勒說,FriendFeed就像會自己動手寫文的部落格。FriendFeed的爬取技術(crawling technology)自動收集你在所用網站所做的一切事情。所以說,到FriendFeed填寫一些資料加入之後,退出那個網站,繼續像以前那樣忙自己的事,不必理它,它會忠實地將你在網路上的行為記錄下來和發布給親朋好友知道。
你會不會加入FriendFeed?不要低估你內心那個蠢蠢欲動,「愛偷窺的湯姆」的好奇心。(本文原刊於udn數位資訊,2007/10/26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